唯物主义
物质是一切的基础,我们的身体是一团有机物,心灵是一团神经网。
我们能感知到的任何事物,其实都是真实世界中在我们大脑物理结构中激荡出的物质变化。记忆、意识、思想,追至底层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化学反应。人,无论是底层结构,还是思想活动,其本质都是物质的。
物质是一切的基础,不由你感知与否,物质就在那里,不偏不倚。
共识
很多人谈“共识”色变,总觉得这词里多少带点韭菜味,我多少也是同意的,毕竟这个词已经被各种币圈镰刀给用烂了,让很多人产生了PTSD,属实正常。
另一些人则更加有思考,试图去拆穿共识的虚伪性,他们觉得共识是唯心主义的,一块石头怎么能因为认为他有价值的人多了而变得有价值呢?傻瓜的共识也是共识吗?
其实这是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怪圈,没有辩证的看待事物。
下面我们详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。
信用的生物学基础
人作为生物体,而脆弱的生物体本质就是为了繁衍,生存也是为了繁衍,繁衍是生存的唯一的驱动力,也是遗传物质对所有生物体的枷锁。
所以人会本能的从环境中吸收看起来对自己有利的事物,并尝试将其推演类比到其他事物上,最终映射成为不同的对外行为,这也是人类社会千奇百怪的原因。每个人都在底层遗传物质的驱动下,从环境中采信了对不同事物的理解,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活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每个人是相同的却又是不同的。
A相信做某事更好,而B觉得A是傻瓜,这并不冲突,反而在底层上原理是相同的。
以上,便是“相信”的物质原理,也是信用体系的生物学基础。
石头是什么
同样的一块石头,可能是石器时代的工具、可能是某古老城邦的货币、可能是某个人的纪念物品乃至心灵寄托、可能是未来宇宙飞船的燃料、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历史。
所以回到上面那个问题,一块石头怎么能因为认为他有价值的人多了而变得有价值呢?傻瓜的共识也是共识吗?
石头到底是什么呢?